“前几天,我从尹国旺那里买了20条草鱼和30条鲢子回来腌,这两天准备起缸晾晒,待晒干了赶紧卖,挣点钱。”1月12日,桐城市孔城镇双河村村民尹鸣泉大爷开心溢于言表。
年关临近,孔城镇双河村的农家院落、晒场上,咸鱼等腊货的香气弥漫,年味渐浓。村民们通过剖洗、盐腌、翻面、日晒等多道工序,将单一鲜味的鱼肉类精心“雕琢”,最终制成风味独特的咸鱼。腌制咸鱼,不仅是保存鱼肉类的方法,更是千年农俗的延续。
双河村地处低丘陵地区,拥有近300口鱼塘,辖域内两条河流贯穿全境,为水产养殖提供了优越的条件。村民们偏爱以草鱼、青鱼、鲢鳙、鳊鱼等淡水鱼为腌制首选,腌制好的咸鱼没有异味,备受青睐。如今,双河村已有100余户村民通过销售腌制鱼肉类增收。
随着春节的临近,城里人纷纷前来双河村采购咸鱼等腊味,作为饭桌美味,或是将送给亲友,成为一种特别的春节礼品,这也在悄然带动着双河村鱼类等水产品销售。“我去年续包了3个塘口,大概有27亩,3月份投放了5000元的鱼苗,前阵子拉网捞起来大约10000斤鱼,今年纯收入达到40000元。”水产养殖户尹国旺说。
近年来,互联网电商平台为农村种养、农副产品的销售拓宽了渠道。双河村把握时机,组织种养大户到电商平台或公司考察学习,运用“互联网+销售”思维,联合网红直播间打造农副产品畅销路,构建“线上+线下”推广、展销、带货途径,激发群众种养创业热情,实现增收致富。
尹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