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冬天,桐城市唐湾镇唐湾村的吴桂云又开始做起了豆腐。凌晨四点,她家里就亮起了灯,热气腾腾间,豆腐独有的香味扑鼻而来,逐渐唤醒了整个村庄。
传统的豆腐工艺极为讲究,需要十余道工序。选择新鲜的黄豆,浸泡一夜,加入适量的水磨碎成浆,通过吊在空中的木架子中过滤用的纱布,轻轻晃动使其水分流出,将豆渣过滤出来后,就变成清澈的豆浆,倒入大锅。
吴桂云精心照料锅中豆浆,捞出浮沫,确保豆腐口感纯正。接着点豆腐,豆浆冷却,缓慢多次地加入特制卤水,轻轻搅拌,豆腐脑逐渐成形,舀进铺好包布的木托里,盖上木板,压制15分钟,豆香浓郁、口感丰润的唐湾老豆腐便制作完成了。
“我这煮豆浆的温度和点卤水的时机有讲究,点的好形成豆腐脑,点不好成黄浆水,是个手艺活。”吴桂云一边将做好的豆腐切成小块一边高兴地说道。
天初晓,吴桂云家的豆腐小院已热闹非凡,村民早早地来买豆腐,“豆腐还有吗?给我拿6块,你们家豆腐不仅好吃,价格也实惠,我们都爱吃。”来买豆腐的唐大姐笑着说。做豆腐过新年是唐湾传统习俗,寓意“都福”,村民购买又白又嫩的豆腐,预示着新的一年幸福美好、健康快乐。
手工豆腐是美食也是年味的代表,满足味蕾也填满家的温暖。“平时都在外务工,吃不到这么地道的传统美食,这次过年回老家,特意起早来买,就为了尝这一口家乡的老味道!”村民陶树生说道。
除了豆腐、豆浆、豆渣之外,打一次豆腐还能吃到豆泡、豆油皮、香干、豆酱等,等上一段时间还能吃到和锅巴粥最配的香辣腐乳。豆腐不仅美味,更富含钙质、大豆异黄酮,强健骨骼,守护心血管健康。
唐湾老豆腐的制作工艺体现手艺人的匠心独运,承载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近年来,唐湾镇不断挖掘传统美食背后的文化内涵,培育桐城小花绿茶、富锌大米、手工粉丝等特色产业,古村、古树、传统工艺成为发展“红”“绿”“古”三色乡村文化旅游的重要依托,在传承非遗文化的同时,也为唐湾发展注入新活力。
汪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