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时讯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从“宜居桐城”行动窥见桐城家风
2025-04-18 10:36 来源:新安晚报

曹岗村赵庄组位于桐城市嬉子湖镇中西部的一隅,全组仅18户人家,总共才85人。在“宜居桐城”行动开展不到一个月时间,这个小小村庄竟涌现出了四位先进人物,此地究竟藏着什么秘密?让我们透过这四位“模范人物”一探究竟。

鲍建军,自费铺路惠及邻里。3月上旬,鲍建军在参加曹岗村“宜居桐城”行动动员会后,决定改造自家门前的泥泞土路。这条小路虽非主道,却是村民下地回家常走的捷径。他自掏积蓄2万元,动员家人和周边村民共同出力,两个星期后硬化成两米多宽水泥路,三轮车畅行无阻。他还计划在屋前空地上修建环形步道,再在家边的古树旁搭一座休闲亭,供邻里休息纳凉。有人问他是否怕被人说傻,他回答说:“你看那棵古树,让几辈人遮阴歇脚,我们都只会谢它哟。”

徐启家,美化家园共筑美好。徐启家是园艺爱好者,这次村里“宜居桐城”行动清理家旁的乱堆乱放,让他有了施展空间。他自费购买树苗,并亲自栽种,希望将来这里开满月季花。他表示,现在孩子们看到焕然一新的祖宅,一定会乐意常回来。为了映衬小花园的色彩,他还特意把房子墙壁刷了粉白。非但如此,邻居屋前的几处空地也让他栽种起来,墙壁也都粉刷一新。他说:“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家家户户都好看了,我的家乡才叫美。”

郑松波、郑松涛,宜居宜游日子甜。郑松波和郑松涛是兄弟俩。他们响应“宜居桐城”行动,郑松涛自主筹资15000余元把房前屋后的空地浇筑了水泥地面。哥哥郑松波筹资5000元整治翻新厨房和柴房。郑家兄弟的做法不仅是对“宜居桐城”行动的支持,更是对美好生活的期望。作为行动首倡者,他们的做法鼓舞了身边的人,让犹豫消散,让想法落实。

嬉子湖本地的历史名人余珊曾说“大木之荫,行者可息”。鲍建军之举,惠及乡邻,彰显担当;徐启家以绿荫绘亲情,白墙书睦邻,传承古风;郑氏兄弟以热情响应,展现对乡土的热爱与未来的憧憬。他们的共性是:传承着桐城式家风。“宜居桐城”行动如火如荼,无论你身处何方,愿你能给予力量,共筑美好家园!

任永宽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