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桐城市黄甲镇水岭村,茶香与菌香交织在山野之间。这座曾以香菇产业闻名的小山村,正通过传统产业巩固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拓展“双线发力”,以“双菇”产业联动奏响乡村振兴新乐章。
水岭村地处大别山余脉,温润的气候与丰富的林木资源为食用菌生长提供了天然条件。自2020年起,村里整合零散土地,建成22个标准化香菇种植大棚。目前,年产鲜菇超6万斤,年产值突破60万元,吸纳了40多位村民家门口就业。
2024年,水岭村在稳固香菇产业基础上,瞄准赤松茸。村“两委”与驻村工作队调研发现,赤松茸可用稻壳作栽培基质,菌渣还能当有机肥还田,生态、经济价值兼具。该村先开辟2个大棚试种,已采收600多斤鲜菇,亩产值达1.2万元,带动村民参与采收、粗加工,拓宽增收渠道。
水岭村党总支书记章生权介绍,未来计划扩大赤松茸种植规模,完善烘干等配套设施,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同时,依托山区生态资源,开发菌菇采摘、林下观光等农旅项目,推动农业、加工业与旅游业融合,不断完善产业体系,让小小的菌菇成为强村富民的“金钥匙”,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王凤娇 赵宇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