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拔后备干部就是给乡村‘选苗子’,人大代表全程参与,就是要把群众认可、能力过硬的人‘挑出来’,让选拔过程经得起检验。”桐城市唐湾镇人大主席黎尧兵在村级后备干部选拔筹备会上表示,本次选拔将人大监督与民主参与贯穿始终,推动选拔工作从“程序合规”向“质效双优”升级,为基层治理储备一批“政治强、懂农业、爱农村”的新生力量。
建章立制定“标尺”,让选拔有章可循。唐湾镇人大主席团在前期调研中发现,以往后备干部选拔存在“重考试轻实践”“重简历轻民意”等问题。为此,该镇人大组织部分市、镇人大代表、村“两委”成员及群众代表参与制定选拔方案,明确“政治素质、带富能力、群众基础”三大标准,确保选拔有章可循。
全程监督亮“底色”,让选拔阳光透明。在乡村后备干部选拔中,人大代表全程监督,确保公开透明。7名人大代表分别参与到笔试监考、面试评分、面试监督、考察谈话等环节,其中4名基层代表化身“考官”,重点考察候选人解决基层问题的能力,让选拔过程成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为乡村选出既懂政策、又接地气的“领头雁”。
跟踪问效促“成长”,让选拔落地生根。唐湾镇人大后期将监督链条延伸至培养环节,通过代表结对帮带机制,帮助后备干部成长。同时,定期组织代表对后备干部的履职情况进行“回头看”,通过走访村民、查看工作台账等方式,对履职不力的后备干部提出整改意见,推动形成“选、育、用”的闭环管理。
下一步,镇人大将持续完善“选、育、用”的全链条机制,让更多“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才扎根乡村,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民主动能。
程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