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时讯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农文旅融合铺就乡村振兴“共富路”
2025-09-30 10:48 来源:新安晚报

桐城市嬉子湖镇在乡村振兴中,深耕生态家底、激活文化基因、创新产业路径,以“生态为基、文化为魂、产业为脉”的融合发展模式,让水乡古镇焕发出现代乡村的鲜活生命力。

生态是嬉子湖镇最厚实的家底。镇内三面环水,坐拥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与国家级湿地公园,作为“东亚——澳大利亚鸻鹬类保护网络”的重要节点,这里不仅是珍稀鸟类的天堂,更以S231美丽公路建设为契机,通过人居环境整治、“积分制”与文明创建评选,让村容村貌与自然生态相得益彰。这份对生态的坚守,既留住了“嬉子夕照”的诗画风景,更培育出红花草节、捕鱼节、环湖骑行等生态IP,实现生态价值与人气同步攀升。

文化传承为乡村发展注入灵魂。珠檀村深挖省级非遗“裁襟励子”文化,建成2000余平方米的文化园,成为安庆市家教家风实践基地的标杆。松山村则依托“巨观”石刻、太平天国铸币遗址等历史遗存,成为摄影打卡点和触摸历史的窗口。升级改造的农家书屋更成为村民的“精神家园”,通过图书流转与文化活动,让文化浸润日常。

“美丽风景”释放“富民效益”。在党建引领下,肖店村走“村旅+民宿”特色路径,改造闲置农宅建成民宿集群,带动农户增收。蟠龙村的御龙生态园则打造“采摘+露营”模式,四季瓜果飘香,吸引八方来客。各村打破行政边界,通过“水陆生态文化廊道”串联资源,形成“全域旅游”合力。

嬉子湖镇用实践诠释了乡村振兴的真谛:让生态有价值、文化有活力、村民有收益。当湿地公园的飞鸟与民宿的灯光相映,当非遗故事与采摘笑声共鸣,这幅“宜居宜业宜游”的水乡画卷,正是乡村振兴最动人的模样。

杨赛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