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庆市宜秀区罗岭镇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探索出一条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协同推进的特色发展路径。
筑牢生态屏障,守护绿水青山本色。罗岭镇创新构建“党建+生态治理”机制,将“两山”理念深植基层。通过落实“林长制”“河(湖)长制”,建立秸秆禁烧、森林防火网格化巡查机制,实施“摇钱树”工程推进流失耕地复垦。小龙山社区“状元故里·养心龙山”省级精品村全面竣工,黄梅村获评省级乡村生态振兴试点村,“支部带头、党员示范、群众参与”的生态共治格局日益完善。
激活绿色动能,拓展金山银山路径。罗岭镇大力发展“生态+”产业。依托4A级景区巨石山与严凤英故居戏曲文化IP,打造沉浸式戏曲演出、非遗体验等项目,年接待游客超40万人次。创新“旅游+”模式,培育回音谷小红稻、七仙黄梅等特色农产品品牌,建成树蛙部落等6处精品民宿,配套20余家特色农家乐及茶咖,贯通“吃住行游购娱”全要素,实现“引客来、留客住、促消费”的良性循环。
共享生态红利,绘就乡村振兴新篇。罗岭镇持续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推进天天高速、S465罗湖大桥连接线等重点项目建设,强化“快旅”支撑,同步加快集镇区改造升级、优化乡村道路景观、开展“美丽庭院”评选活动,提升“慢游”体验。常态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忠孝文化节”“湿地观鸟季”等特色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2024年村均集体经济收入达147万元,“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可持续发展模式成效显现。
从传统农耕到生态经济的跨越,罗岭镇用实践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下一步,该镇将继续以生态为笔、文化为墨,深化农文旅融合,推动绿色产业提质升级,在乡村振兴的壮丽画卷上,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汪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