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市宜秀区五横乡虎山村以独特的“农业粉丝”经济学,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走出了特色路径。这里的“粉丝”既指传承古法的红薯粉丝,也指被品质与乡愁吸引的消费群体,两者交织共振,构建起传统与现代共生的发展生态。
匠心筑基
舌尖上的“铁杆粉丝”养成记
作为丘陵村落,虎山村光照充足、土壤肥沃,为红薯种植提供天然优势。村内拥有100余亩红薯基地及全村3000余亩种植面积,构成粉丝产业的原料保障。从选薯、研磨到晾晒,数十道传统工序均手工完成,造就了晶莹剔透、久煮不烂的“金虎山粉丝”。2024年产量突破3万斤,销售额超60万元,带动300余农户增收30万元,使品质粉丝真正成为富民产业。
流量为翼
云端“粉丝团”的线下奔赴
在守住品质根基的同时,虎山村主动拥抱数字时代,将乡村打造成“超级IP”,实现从线上“圈粉”到线下“变现”的跨越。村“两委”与村民借助新媒体平台,通过短视频展现红薯种植、粉丝制作和乡村美景。线上关注转化为实际消费力,游客循视频“打卡”,漫步茶园、体验农事,品尝农家菜与手工粉丝等。流量涌入使村里农家乐、民宿生意兴旺,拓宽了农产品销路,形成“内容种草—线下打卡—消费转化”的完整闭环。
双“粉”共振
乡村振兴的“虎山样本”
虎山村平衡守护“产品粉丝”与积极争取“品牌粉丝”,推动传统根基与现代流量相互赋能。截至目前,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突破90万元,这正是两种“粉丝”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产品粉丝”筑牢产业根基,“品牌粉丝”激活文旅潜能。如今,虎山村已形成“种植—加工—销售—体验”的完整产业链,构建起“农产品增值+乡村旅游发展+农户稳定增收”的良性循环,既保留了乡土本味,又注入了数字活力。
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