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桐城市金神镇以“民情日记”和“六尺巷工作法”为抓手,探索出一条有温度、有智慧的基层治理路径。
为提升基层服务能力,金神镇推行“民情日记”工作制度,要求镇村干部下沉一线,走进田间地头、农户家中,详实记录群众急难愁盼并跟踪解决。截至目前,已帮助解决矛盾调处、排水排涝等各类便民利民实事300余件,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多亏了小黄主任,不然我这老毛病犯了都不知道咋去医院!”日前,香铺村五保户章代祥在医院紧握村干部黄威的手连连道谢,这一幕正是该机制的生动体现。
在化解矛盾纠纷时,金神镇则巧妙运用“六尺巷工作法”,将“礼让为先、以和为贵”的传统文化精髓融入现代治理。不久前,杨公村刘塘组两户村民因祭祖清理树木的权属问题发生激烈争执,经村委会调解后,因一方家属质疑再生波澜。为彻底化解矛盾,该村调解人员运用“六尺巷工作法”,引导双方换位思考、互谅互让。经细致疏导,双方最终认可补偿方案,握手言和。这场纠纷的圆满化解,不仅解决了实际问题,更让谦和礼让的精神在乡间生根发芽。
为防止民情日记“记而不办”、流于形式,金神镇由党建办全程监督,采取“四不两直”方式不定期检查,并将“民情日记”工作成效纳入干部考核,以“清单式推进、闭环式管理”确保群众诉求“事事办成”。
如今,金神镇的“民情日记”联通了民心,“六尺巷工作法”润滑了邻里。这套融合主动服务与柔性智慧的基层治理“组合拳”正日益成熟,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和谐动力。下一步,该镇将持续优化“民情日记”工作机制,推广“六尺巷工作法”,推动基层治理既有力度更有温度,为建设和谐、稳定、幸福的美丽乡村筑牢根基。
汪志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