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时讯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桐城市:打好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组合拳”
2020-09-08 11:03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是对公共卫生应急体系的重大考验。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秋冬季节疫情防控的来临,桐城市发力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在“沉、提、动”三大方面打出“组合拳”,全面提升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再上新台阶。

建立健全“保障网”,让公共卫生服务“沉”下去。建立健全覆盖市、镇(街道)、村(居)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全面实施,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一是医疗机构布局到位。桐城市疾控中心、市妇幼保健计生服务中心、市血防站、各镇卫生院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布局和科室设置到位,负责疾病预防指导、健康管理、地方病和传染病防治,以及疫情监测与分析研判、流行病学调查、疫情应急处置等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和技术指导与督查。二是体制机制日益完善。资金投入保障机制得到加强,2020年该市财政安排公共卫生事业预算资金达4439.5万元,疫情防控经费1600余万元,目前已下拨基本公共卫生2561.8万元(含新增5元用于疫情防控经费341.5万元)。全市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基本公共卫生绩效考核制度、疫苗流通与预防接种管理制度、学校疫情防控方案、艾滋病防治规程、母婴传播阻断方案等不断建立健全和改进完善。三是民生项目序时推进。疾病防控宣传氛围深厚,流感、手足口病及肠道传染病有效遏制,预防接种率90%,老年人健康管理率70%,高糖规范管理率80%,结核病人健康管理率90%,严重精神病人健康管理率90%;妇幼保健深入到户,获评“国家级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县(市)”称号,早孕建册率80%、妇儿系统管理率85%、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目标人群参检率82%、优生风险检出率12%、婚前健康检查参检率100%、疾病检出率11%,贫困人口妇女儿童营养包发放及“两癌”筛查有序推进,切实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和保障妇女儿童的身心健康。地方病防治全面控制。在8个镇34个流行村及非疫区,推进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和消除,落实晚血病人救治,全面实现该市血吸虫病传播控制省达标验收。

筑牢织密“防控网”,让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提”上来。一是基层医疗机构建设再“扩容”。按《安徽省村卫生室管理实施办法》分期分批对部分村卫生室进行新建或改扩建;积极申报政府专项债,实施新渡镇、青草、龙腾、大关和孔城卫生院迁建项目,加快双港、金神、范岗卫生院硬件设施提升和改扩建项目,建设具备核酸采样条件和隔离条件的发热门诊、预检分诊硬件设施,推进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水平。二是疾病预防控制基础条件再“提标”。桐城市人民医院核酸检测实验室于6月1日正式运行,日检测能力近百例。桐城市疾控中心标准化建设扎实推进,独立设置的核酸检测(PCR)生物实验室已通过省级验收即将投入使用,具备新冠病毒、流感病毒、肠道病毒和艾滋病病毒等常见病原体的核酸检测和抗体检测能力。疫情防控以来,累计对武汉、北京来(返)桐人员进行核酸检测6972人;八类重点人群15387人,其中,密切接触者244人、境外入境人员359人、新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6219人、医疗卫生等工作人员2895人、监所工作人员340人、社会福利养老机构工作人员199人。大力实施地方病防治项目,建设地方病防治微量元素理化实验室及配套设施。按二级专科要求推进市妇计中心综合楼项目,推进引江济淮工程血防工作,设立血防监测哨点。三是提升应急救治能力再“增项”。围绕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改善医疗环境为目标,启动并按三级综合医院标准,加快推进市医院迁建项目进度,建设感染病房楼和隔离病区,加强ICU能力建设,积极承担重症救治任务。同时,按此标准积极谋划启动市中医院迁建项目,拟设计床位500张,医疗建筑面积50000平方米。

合力打造“服务圈”,让公共卫生服务“动”起来。创新医防结合的机制,把疾病预防控制的体系和医疗救治的体系,在机制上打通,实现人员通、信息通、资源通。一是“上下联”,打造“紧密型”医共体。全市各级各类注册医疗卫生机构316所,其中民营医疗机构63所,上下联通的15分钟城乡居民医疗公共卫生体系“服务圈”基本建立。以桐城市人民医院和市中医院为牵头医院,组建专家团队到基层坐诊和学术带教,促进市、镇、村人员联动和专业技术纵向流动,提高基层卫生院诊疗水平,卫生院门诊人次每年同比增长10%以上。桐城市人民医院新渡分院紧密型医共体挂牌,桐城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开通精准医疗远程会诊系统,与北京协和医院等专家对接为该市疑难病患者进行会诊数十例,增强了群众就医获得感。二是“信息通”,实现健康管理“云服务”。实施“互联网+智慧医疗”项目,努力实现县域内、医共体内健康和诊疗数据互联互通,已建成安庆市内首家卫生健康“云中心”,卫生信息系统实现云端部属;完成公共卫生系统升级改造,进一步提升传染病、慢性病、地方病等重大疾病综合防治与管理水平;开通基层医疗机构视频会议系统,减少基层因会议而来回奔波。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两卡制”项目,全面升级、整合桐城市基本公共卫生、妇幼保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信息平台功能,实现“信息数据多跑路,基层群众少跑路”和“群众健康得实惠、基层活力被激发、财政资金有效率、考核工作更简化”的“四赢”成效。开展“智医助理”试点,项目子模块“智能外呼”系统正式上线,各卫生院和村室正式安装和培训“智能外呼”系统。截至8月22日共召集开展13次智医助理技术培训,上线“智能外呼”模块。各地共进行外呼61258人次,其中电话外呼27335人,短信外呼33923人,外呼接通率56.6%。三是“强队伍”,当好健康“守门人”。实施医疗卫生人员的能力提升工程,在全省县级率先启动高年资护士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试点,加快推进科学合理的医疗人才梯队建设,全面实施在岗村医养老保险制度,将乡村医生养老保险补助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先后开展第一届、第二届“最美医生(护士)”评选表彰活动,营造全社会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三年来,先后组织桐城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赴安医大等各大院校多渠道招聘医务人员61名,扎实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才“县管乡用”和“乡聘村用”工作,切实解决基层人才不足和引进困难等问题。目前,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卫生技术人员1919人,执业(助理)医师1315人,全科医师120人,在各自己岗位上忠实履行着健康“守门人”职责。

汪明 吴琪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