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时讯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宜秀区五横乡白林村:龙山凤水一颗星  
2020-09-27 17:08

农家小院鳞次栉比,乡间小路纵横交错,当家水塘葱郁美观,休闲广场洁净宽阔……这里就是全国红色经典景区—两邓故居的所在地白林村。清代书法篆刻大家邓石如有印一方:“家在龙山凤水间”,表达对家乡的热爱。然而,就在20年前还因为人多、地少、山场贫瘠、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村民多靠“一副饺子担闯天下”而出名的“穷村”,现任白林村扶贫工作队队长胡志龙直言道:“当时,村里集体经济薄弱,债台高筑、对外欠钱50余万元,村干部人心浮动,培养一个失败一个,走马观花似的换人,两委工作接近瘫痪。邓修江同志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临危受命。他果然不负组织信任,从整顿班子开始,摸清家底、理顺关系、因势利导、率先垂范,很快打开局面赢得广大党员和群众的支持。但是由于多年形成的问题积重难返,加之村里空心化严重,缺少引领一方的主导产业带动,村集体收入低、村民就业渠道窄,白林村遂于2014年识别为贫困村,当年建档立卡贫困户92户,232人,贫困人口收入不足2900元。近几年来,白林村乘脱贫攻坚之势,抢脱贫攻坚之机,拥脱贫攻坚之和,苦干实干拼命干,于2017年底实现了村出列、户脱贫。实现了由贫困村向“先进村、特色村、示范村”的华丽蝶变。

——党建引领,决战脱贫。按照“抓党建促脱贫,抓脱贫固党建”的工作思路,白林村加强组织建设,夯实党建基础,把战斗堡垒筑牢在脱贫攻坚一线。围绕提升党员干部素质,突出政治学习教育,突出党性锻炼,

坚持把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融入到“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等组织活动中,确保学习教育抓在日常,落在实处;围绕优化班子结构,建立起年轻化、高学历的村干队伍;围绕推动正风提效,始终把团结作为班子建设的生命线,实行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形成了团结干事的生动局面!邓修江书记就是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好手,他基层几十年,经验丰富、待人真诚、涵养性好、洞察力强,是“老班长”也是“老大哥”,有一次,班子里两委年轻干部因为分工闹情绪,他分别谈心,打比方、摆事实、讲道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很快两个年轻干部认识到了自身问题,做了深刻的自我批评,大家和好如初,班子更加有凝聚力了。

怎样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到极致?白林村推行“党员先锋管理”模式很好的处理了党组织、党员与群众的关系。在村部“党员先锋管理”积分公式栏中,90多名党员被分类别上墙公示。栏目里每个党员“基础得分、贡献加分、违规扣分、测评得分、季度得分、年终总分”等情况一目了然。此举极大的激发了党员的荣誉感、积极性。邓修江书记总结说到:“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党员在干,群众在评,党员给干部打分,群众给党员打分,相互监督,公正公开,干好干差,分数都在那摆着,谁还没有个上进心呀?想不做好都难呀!”

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村两委组织党员群众代表外出考察和实用技术培训,努力提升推进脱贫攻坚的能力素质。村两委实行“党员包户,干部包组,定点到人”的制度,带头探索产业发展的路子,主动承担产业发展的风险,积极为有发展意图的企业和村民协调贷款帮助就业。要想富,先修路。白林村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分管道路建设的副主任章建平独当一面的开展工作,在实现“组组通”前期,个人垫资5万元铺设建新村民组路基;邓修江书记所在的师山组道路坑坑洼洼,本族兄弟都怨声载道:“有干部还不如没有干部”。他说他是全村的书记,不是本村民小组一家的书记,不能有私心,不能前面走面群众后面骂,我们师山组最后一个硬化。他说到做到,一颗公心赢得了群众信任,2018年支部换届选举,他是全乡唯一满票当选的村书记。

——产业扶贫,接力奋斗。“扶贫不是慈善救济,而是引导和支持所有有劳动能力的人,依靠自己的双手开创美好的明天。贫困地区发展要靠内生动力,如果凭空救济出一个新村,简单改变村容村貌,内生动力不行,劳动力不能回流,没有经济上的持续来源,这个地方的下一步发展还有问题,一个地方必须有产业,有劳动力,内外结合方能发展。”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阐述:“产业扶贫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也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要加强产业扶贫项目规划、引导和推动更多产业项目落户贫困地区。”,白林村大力发展产业实现华丽蝶变离不开三届驻村工作队的接力奋斗。

 驻村工作队是脱贫攻坚战场的生力军。驻村扶贫工作好不好?扶贫措施实不实?扶贫质量高不高?这都直接关系到能否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自始至终都是白林脱贫攻坚工作领导者、参与者和见证者的邓修江书记说:“历届驻村工作队都很好的发挥了党的政策宣传队作用;攻坚帮扶战斗队作用;群众工作先锋队作用和移风易俗示范队作用。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是一家人,是一根绳上的两股劲。我们素质互补,目标相同。如果白林村是一艘船,我们就好比两边划船的队员,我们心往一块想,力往一处使,朝着既定目标杨帆前进”。

龙云生态综合体项目自2017年2月启动以来,已经流转土地500亩,山场1000亩。建成茶园基地770亩,百果(火龙果、草莓、葡萄、猕猴桃等)基地220亩,葛根育苗基地100亩……累计投资2500万元。白林村以“村集体+企业+农户”的模式,当年就安排15户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就业,累计发放周边村民用工工资34.9万元,“户贷企用”为入股贫困户发放红利12万元。扶贫工作队千方百计的争资跑项,像个“店小二”似的服务企业,扶贫项目接踵而来,狮山林场茶园改造扩建;光伏基地运营;白磷畈农场投产;油茶基地、白茶基地建成;综合厂车间竣工等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在白林扶贫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是村两委与扶贫工作队精诚合作团结战斗结下的硕果。咱们看看三任队长的战斗身影吧!

2014年,区检察院办公室副主任姚莉同志受组织安排到白林村担任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队长,三年任期内,她以村为家,率先在全区建立扶贫工作室。实行挂图作战,做到精准识别、精准建档、精准施策和精准脱贫。她抢抓美丽乡村示范点建设的契机,争取各方资金320余万元,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在全乡率先实现了“组组通”。她日复一日的访农户、察民情、解民忧,年复一年的抓产业、抓实业、抓家业,桩桩件件姚莉从没有叫过一声累,没有请过一天假,更舍不得用村里的车,因为她深知每一分钱都要用外扶贫的刀刃上。如今,群众谈起姚书记来津津乐道,姚书记也常回家看看曾经的“穷亲戚”,每年七一必到娘家“参加组织生活”。

“我带白林村出列,您带领白林村出彩!”对接会上,姚莉把她的经验和盘托出,并与她的继任者区政协副主席陈启讲握手相约。接过接力棒的陈主席大力推进“两弹元勋”邓稼先故居红色经典景区建设,做好“红色”文章,推动“绿色”发展,“红绿相间”启动乡村旅游,把白林村扶贫工作推上全新的高度。

“骑上马,送一程”。出列出彩了仍需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区统战部副部长胡志龙响应组织号召,成为第三任工作队队长。他是老基层,群众工作的行家里手。在走访过程中,他注重政策宣传和情感交流,用真心获得群众信任,用真爱点亮贫困人口的心灯。建新组陈文兵,今年54岁,家庭人口5人,老母亲已年逾八旬,育有一儿一女,其女患小儿麻痹症,落下肢体残疾。2019年8月,陈文兵患十二指肠乳头瘤,手术费用两万五千元,工作队同志及时到医院探视,帮助其家庭通过351、180政策报销后,又让亲戚通过水滴筹取得捐款二万元余元。病愈回家后,他又专程前往看望,让他们全家激动得热泪盈眶。

“今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我将与我的同事们一道,继续发扬稼先精神,以不获完胜、决不收兵的姿态,不忘初心,砥励前行,坚决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带领全村贫困人口共同奔入小康社会,向组织、向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胡部长誓言铮铮。正是这样一群扶贫战线上“最可爱的人”为党争光为民谋利,赢得了群众的衷心拥护。8月8日,邓家大屋村民严小南的女儿女婿向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送来了一面“为民服务,热情周到”的锦旗。小小锦旗,区区八字,诉说着贫困群众对扶贫干部的高度认可和感激之情。原来,严小南丈夫早年去世,本人常年“病秧子”,随女儿在芜湖生活。近年,又生大病住在医院,工作队和帮扶人得知情况后,多次打电话问候,并及时帮助报补医疗费用。

——扶贫扶智,乡风文明。“脱贫攻坚是机遇,好吃懒做人人恶;自立自强大家帮,生活才会有希望;勤劳致富传家宝,自力更生永不倒;村规民约大家立,文明乡风都受益……”这是白林村《村规民约》的部分内容。人穷不能志短,扶贫先要扶志。白林村对精神文化的建设始终贯穿于该村脱贫攻坚的全过程。“村规民约”成了助推脱贫攻坚的法宝。有了这切实可行的村规民约,我以后治理村子就有了章法,遇到违规越线的事,我就用这个法宝治村理政”邓修江书记说。

白林村积极发挥“村规民约”在脱贫攻坚中教化功能,坚持把扶贫、扶志、扶智有机结合,做到了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围绕扶志、扶智这一核心,全面修订完善了“村规民约”,内容包括公德民俗、生态环境、平安建设、婚姻家庭、民主参与、奖惩措施等治村理政的方方面面。新修订的村规民约特别对在脱贫攻坚中存在“等靠要”等不思进取的人和事,非贫困户要求“带贫困帽”、争利益、抢待遇等人和事的处罚制约进行了明确,并积极倡导村民自立自强、倡导婚丧嫁娶简办新办,规范了农村红白理事会等“一约四会”制度、完善了“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评选等农村治理基础工作,成为了村干部治村理政的法宝, 以期通过村规民约耳濡目染的影响、春风化雨的引导、循循善诱的劝导、及时准确的提醒,形成“我脱贫、我光荣”的良好舆论导向,引导村民自立自强,以真正实现“脱真贫、真脱贫”,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

内化于心,外化于形。感恩是白林村脱贫群众精神风貌的具体体现,也是注重“扶志”结出的硕果。疫情期间,墨香艺术团团长杨川林带领众姐妹主动到村委会请战,承包了一个卡点,严防死守没出一点差错得到区委督查组表扬,同时还通过微信群和朋友圈捐款3800元上交村委会用于购置防疫物资;汛期来临,72岁的杨天久老人义务清扫正在提升扩面的杨白公路,每天带着智障老伴,拖着平板车,穿着黄马甲不间断的捡拾垃圾、铲除渣土和泼洒物,风雨无阻,施工方老总递给他200元以示感谢,他坚决拒绝说:“没有党的好政策,哪有我们的好日子,我不缺钱我知足。”;邓冲组邓桂娣今年59岁,丈夫早年生病离世,儿子吴新平性格内向,不善交流,他十八岁就开始出外打工,但一直走不上路。2019年2月,在村委会的鼓励下,他在自家门前池塘里养鸭500只,7月通过电商销售取得经济收入3万余元。尝到甜头后,他又续养鸭子800余只,没想到却遭遇了鸭瘟,他通过网上搜索寻找治疗办法,花去药费一千余元,却不见效果。通过走访获悉情况后,工作队汪浩涛同志联络了兽医,经上门诊断为鸭肝病,只开出六十元的药物,就遏止了疫情。鸭子出栏后,村委会和扶贫工作队又千方百计地为其找销路。为表达感激之情,邓桂娣送来满满一筐鸭蛋,表示心中的感激!被工作队婉言谢绝。

在“两弹元勋邓稼先”的故里,白林人民正以“勇毅忠诚、勇于奉献、勇攀高峰”的稼先精神绘就着一幅“乡风民风美、人居环境美、文化生活美”的幸福画卷!

邓新生 程小平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