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时讯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四代人传承百年修表 修表老师傅遇传承难题
2018-06-28 09:56 来源:新安晚报作者:蒋六乔

安庆市人民路步行街上,有一家百年钟表老店,女店主林庆英的手艺是从祖辈传下来的。林庆英说,现在修表的人少了,这个行业也越来越冷清,修表手艺也难有传承人。现在,她最大的愿望就是:如果有人愿意学,她就愿意教,把这个老手艺继续传承下去。

四代人当修表匠,为时间“把脉问诊”

“百年老店、精修钟表。”近日,记者在人民路步行街上,找到了这家百年钟表店。

小店只有五六平方米,但是柜台里却摆满了各种各样的手表,墙上则挂满了各式各样的钟,很有特色。

一张桌子上有袖珍起子、榔头、操作台……林庆英拿着顾客送来的一块手表,小心翼翼地将一个个零件拆下来,该清洗的清洗,该检测的检测,逐一排查问题。

林庆英,1962年出生,已经专门修表40多年了。林庆英说,年青的时候,不仅跟外公马仪和学过修眼镜;还跟三爷林恒龙、父亲林兴华学过修钟表。

“在向长辈学习修理的过程中,不仅要知道各式各样的表,还要了解每一块手表的结构、功能及如何修理,是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为此,自己一有休息的时间就跑书店,找一些修表的书看。”林庆英说,小小的一块表,里面有几百个零件,修表的必要条件就是“专心、耐心、细心、专注”,才能让一块已经坏掉的表“起死回生”。

从最初跟着师傅学技术打下手,到后来技艺娴熟,林庆英开始了自己40多年的修表生涯,她不仅使一只只老旧钟表在她手中“起死回生”,同时也见证了修表行业的繁荣与衰落。

是否拥有缝纫机、自行车、手表以及收音机这“四大件”,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个家庭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随之应运而生的家电、手表、自行车修理等行业,也成为了那个时代最红火的行业。

随着BP机、手机、电脑的兴起,戴手表的人越来越少,钟表维修业很快惨淡下来。

林庆英说,由于曾经生意红火如今门庭冷落,修表匠街头难觅技艺难传承,自己不得不与妹妹林利一起坚守着老店技艺。林庆英庆幸的是,如今26岁的媳妇杨利红已经熟练掌握着钟表维修的全盘技能。

年轻人难耐寂寞,老手艺急盼有人传承

近几年,手表开始从最初的实用性向装饰性转变,越来越多的人戴上了手表,特别是很多人喜欢戴高档手表,这势必对修表技术的要求高了许多。

随着科技的发展,很多精密的技术活已经是用机械代替手工去做了。但是钟表修理等技术,却是机器代替不了的。因为它不是光凭眼睛看就行的,还得累积经验,那么多零件,在哪个位置,一点偏差不得。

在林庆英看来,一块手表承载了一个故事,或者一份感情,能够为别人重修这段记忆,是最快乐的事情。

虽然修表行业开始出现复苏的迹象,让林庆英看到希望,然而她最担心和最无奈的是,以后还有人学习修表这门手艺吗?

“学修钟表技艺,至少要5—7年时间打底,才能从容应付各种情况。这个坐冷板凳的活儿,愿意学的年轻人越来越少。”林庆英说,每天守在小店铺内,做着差不多的事,这对年轻人来说太困难,毕竟修表行业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人人向往的热门行业了。

 “哎,可惜现在的年轻人静不下来,这么好的手艺没人学了。”林庆英告诉记者,现在会修表的人越来越少,很多都跟她一样上了年纪,眼力、精力都不复从前了。

林庆英说,自己也试过带学徒,但是他们都没长性。“有时候等一天都没客人,有时候一忙,又是一整天。年轻人哪坐得住啊! ”

“然而,对修表行业来说,如今还面临着一个危机,那就是修表手艺的传承。”林庆英说,如果有人想学,自己都可以免费传授。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