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5周年。为抢抓机遇,对标先进,紧跟“沪苏浙”地区发展脚步,在桐城市委的统一要求部署下,青草镇聚焦“六破六立”要求,积极开展“对标沪苏浙、桐城见行动”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集思广益,通过思想上的“破旧立新”,提振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推动镇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实干当头提成效。无论是新时代“枫桥经验”,还是“千万工程”,这些生动教材无不贯穿着“实干”两个字,传递出“实干创造业绩”的鲜明导向。作为乡镇干部,应牢记“能落实就是讲政治”,聚焦桐城“进十强、冲千亿”,打造“人文胜地、智造名城”战略目标,广大镇村干部要上下同心,把市委做出的每一项决策部署都放在心中、抓在手上、见诸行动,不搞变通、不打折扣,第一时间拿出实际举措,最快速度取得明显成效。
创新为要促发展。创新是活力之源。沪苏浙的发展,充满着改革创新、先行先试的生动实践。我们要破除思想上的守旧观念和畏惧心理,在谋划项目、推行改革时,始终坚持只要有利于发展、有利于人民,就敢于拍板、一干到底、必须干好、必须干成。在稳住农业发展基本盘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人文、自然、美食特产等资源禀赋,积极探索农业业态创新,做好“土特产”文章,借力新媒体电商赛道,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鼓励口罩、制刷等优势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力度,不断促进安健防护产品更新迭代,以高效创新力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推动开放优结构。对外开放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对吸收外资、引进技术、发展生产、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起到了重大的作用。纵观中外发展史,画地为牢的单边主义,必然不能长久。同样,在镇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不能局限于内部的“小打小闹”,而是要通过双招双引,积极引入外界资本、技术、理念、人才等发展要素,对口罩、制刷等传统产业“延链强链补链”,对新材料、汽车零部件等新兴产业进行“建链固链扩链”,不断做优产业结构、做强产业实力、激活发展动能,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
坚守初心惠民生。纵行千万里,不忘来时路。党的初心始终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我们要以主题教育为契机,强化党员干部宗旨意识,深入涵养为民情怀,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站稳人民立场,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推进全域人居环境整治上下功夫,持续打造更加美丽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在推进乡村振兴上下功夫,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走好“六个之路”,实现“五个振兴”;在抓好民生关键小事落实上下功夫,以十项暖民心行动为抓手,在一个个民生关键小事的落实上,让老百姓收获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
对标学习沪苏浙,通过“六破六立”,以思想的“破冰”激活区域发展航船的大功率“引擎”,借着“长三角一体化”的东风,高质量发展的“施工图”必将变为“实景图”。
王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