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时讯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
“戏曲之乡”安徽省怀宁县石牌镇——京黄故里,穿越千年历史的文化守望
2024-03-01 09:13 来源:新安晚报

这是一座文脉传承千年的古镇,承载着千年历史的戏曲文化。一度被称为“戏窝子”的石牌,在新时代下,担当新使命,在全新的赛道上阔步前行,焕发出新的魅力。

守住“人间烟火气”

石牌镇徽班博物馆

逛古镇、品美食、购特产……新春伊始,千年古镇——安徽省怀宁县石牌镇老街人山人海,摩肩接踵,热闹非凡。“早就听说石牌老街比较有名,就带家人和孩子来玩玩,真的很不错。”来自安庆市区的陈先生高兴地说。

修缮一新的古香古色老街上,家家户户挂起红灯笼,门市摆放的各式各样的土特产充满地域风情,有糕点、手工鞋、小干鱼、豆腐乳等。大批市民和游客前来“赶集打卡”和“淘宝”,各个门店前都是人头攒动,再现千年古商埠的“商旅攘熙、舟车辐辏”的繁荣兴旺景象。有的品尝美食,有的看非遗、体验手工制作,处处洋溢着欢乐热闹场景。“古街又热闹起来了,但更迎合现代人的消费需求。”市民盛佳杰说。

老街里的原住民,依然沿用着先辈的习俗和生活方式。端午挂艾草、过年唱大戏、元宵猜灯谜……他们以家为店,做手工、搞餐饮、开民宿……产业链不断延伸,让大家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增收。对历史和传统的敬畏,石牌镇老街最大限度保留了安居的原生态,让这里成为不少人心中“一座真正活着的古城”。

这是一个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让人能记得起乡愁的地方。皖河的优美景致,幽静闲适的生活环境,让人时刻感受着“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深刻内涵。这座平和温馨的小城,在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美好祝福中不断向前。

等待“千年的穿越”

承载着千年历史的戏曲文化,已经不单是石牌文化的“金名片”,也是石牌人文风情的传承,是石牌古镇历史声音的遗留和延伸。

石牌旧名宜塘,又名石牌口,文献最早记载于南宋初期(公元975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属于皖西南西区的古老集镇。古时石牌位于“三水”出口处,固有“水乡泽国”之称,唯地处中流的筲箕山外露,远远望去如牌浮水,故名石牌。而石牌的“古”,绝非单纯来自其历史和水陆码头这么简单,石牌的“古”,还在于古镇上的千年老街。

 石牌老街穿越千年繁华

石牌老街分“上街”和“下街”。目前镇上的“丁字街、前街、后街”被统称为石牌“下街”,保存得比较完好。进得老街,有种让人们流连忘返的感觉。清晨,当太阳还未露出地平线的时候,在老街一角,各种特色小吃散发的诱人香味和一股股绿茶清香,伴随着在一张张小茶桌围坐的“烟客”们那“咕噜咕噜”水烟袋里冒出的青烟,飘散在老街上空。赶集的、卖菜的、路过的,三三两两聚在一起,也不管熟悉不熟悉,就着这些沿街临时摆上的茶桌,一边吃着早点,一边喝着大碗茶,海阔天空地聊着、喝着、抽着,其乐融融,优哉悠哉。

为了还原老街味道,留住历史记忆,打造戏曲特色小镇商业特色,从2022年下半年起,石牌镇老街利用与开发项目总投资9000万元,主要对永兴街、正街、后街、汀字街四条街道建筑进行整治、外立面改造以及雨水、污水等市政管网新建和改造,街道全长约1公里。同时通过功能更新,将老街塑造成具有厚重文化底蕴,集吃、住、行、游于一体的商贸古街,成为该镇的一张重要文化旅游名片。

“走在老街,曾经的繁华好像浮现眼前,一家家老商号,无不诉说着这条老街曾经繁华的商业,街上的叫卖声好像也在耳边响起。”市民张敬军游览老街后感言道。

遇见“诗和远方”

这是一座文脉传承千年的古镇,她文化底蕴厚重。“梨园佳子弟,无石不成班。”这里说的“石”,指的就是石牌镇。

石牌镇素有“京黄故里,戏曲圣地”的美誉,不仅是京剧的发源地、黄梅戏的发祥地,而且哺育了“京剧之父”的徽剧,被誉为“京剧之父”和“黄梅戏之母”。被视为中华戏曲文化艺术的圣地。历史上名伶辈出,有“梨园佳弟子,无石(石牌)不成班”之誉。是清代戏剧界“四大徽班”进京发起人、“京剧鼻祖”程长庚的成长地、“京剧大师”杨月楼的故里;严凤英、王少舫等一大批黄梅戏表演艺术家,均学艺并成名于此。1982年9月,著名戏剧家曹禺先生到石牌考察时说:“作为一个普通的戏剧工作者,我这次是来‘朝圣’的。”

 和美乡村推进乡村振兴

近年来,石牌镇不甘于仅仅做一个“安静的戏曲小镇”,开始了“文艺复兴”之路:围绕打造“中国戏曲文化的创作创新基地、戏曲人才的培养培训基地、戏曲交流的展演展示基地、戏曲艺术的评奖颁奖基地”为核心的国家级戏曲文化特色小镇建设目标,大力弘扬传统文化、打造地域文化精品,探索出一条“戏曲+”的新路子。

依托戏曲优势,以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繁荣的戏曲文化为基础,借助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发展和中部地区崛起等战略契机,石牌镇推动成立“戏迷联盟”,建立“特色戏曲文化”国家级发展平台。谋划以戏曲文化为灵魂的现代产业体系,以特色旅游为品牌的全域旅游体系,把石牌戏曲文化特色小镇打造成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此外,石牌镇重塑千年古镇水乡戏韵,以“戏曲巨构”“虚实相生”的规划设计理念,构建石牌戏曲文化体验空间,形成处处有戏、步步精彩的戏曲场域,借助石牌老街深厚的人文历史,通过激发老街新活力,重塑历史街区的古香古色,打造全新的旅游特色品牌。“我们还深入实施‘京黄戏曲+’工程,不断扩大黄梅戏影响,从产品、品牌、资源三方面构建独具特色的产业链,打造戏曲文化产业园,壮大一批戏服、盔帽、道具等戏曲行头和戏曲文化工艺品制作产业。”石牌镇镇长周阳海介绍说。

对历史和传统的敬畏与尊重,让千年古城石牌,成为人们心中一座真正“活着的古城”。在这座“活着的古城”,游客还可以在徽班博物馆中,了解黄梅戏的前世今生。

行走在石牌的街头巷尾,总能感受到戏曲艺术的无穷魅力。一度被称为“戏窝子”的石牌,正在戏曲传承与创新的大道上阔步前行。

激活“文化力量”

 蔬菜基地助农增收

都说文化是一种力量,可温暖一方百姓,可引领一方发展。一手厚植文化底蕴,一手发展文化产业,石牌镇立下建设城乡发展与文明传承深度融合的文化强镇目标。近年来,通过实施“文化提升行动”,下功夫塑造文化事业之魂,下力气健壮文化产业之根,不断延伸文化触角,石牌文化产业地位不断提升、产业主体不断壮大、产业品牌不断增多,文化之花香溢古镇……

“我们着力构建‘1+2+N’产业体系,即以戏曲产业为品牌,包括戏曲演艺、戏曲行头加工与博览交易、戏曲教育培训等产业,以旅游和文创产业为根本,以N 个基础产业为支撑的产业体系。做好‘戏曲+’文章。”周阳海说,石牌地处黄山、九华山、庐山、天柱山四大名山组成的旅游“金三角”地理中心位置,临近省内外多条精品旅游线路;即使在周边,也有孔雀东南飞影视基地、“戏曲活化石”金鸡碑、海子文化园等多个文化景点可供游客观瞻。

 石牌肠衣出口欧盟

石牌镇以戏曲文化特色小镇为核心,推进全域旅游产业大发展,形成多产业、多片区、多业态全面发展局面,塑造石牌文化及品牌IP。此外,该镇倾力做好“戏曲+物产”文章,大力发展具有绿色标识的生态农产品和石牌特色的地方工艺品加工业,做大做强以“怀宁贡糕”“龙凤贡面”为代表的地方名优食品加工业,擦亮“蔬菜之乡”“肠衣之乡”的品牌,带动更多的企业和群众参与其中,获取红利。做好“戏曲+服务”文章,以发展戏曲文化产业为抓手,大力发展金融、信息、科技、健康、养老、商贸流通、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朝着戏曲、旅游、产业“三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目标迈进。

皖河晨曦,美丽如画

“我们坚持全域融合、景镇合一,主动串联水乡古镇、田园乡村、现代农业,加快布局‘农业+’‘文化+’‘旅游+’等新业态,全要素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提升‘戏曲之乡’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呈现最文化、最生态、最宜居的‘三最’新石牌。”对于未来,石牌镇党委书记王朝阳充满信心,也充满期待。

京黄大剧院、游客接待中心、徽班进京长廊……随着新项目启动的铿锵步履,文化长卷的渐次展开,文化项目的颗颗宝石串联在文化产业发展的细线上,石牌必将焕发出无限光彩。

水乡石牌,风情万种;戏曲之乡,好戏连台!

檀志扬 潘庆谊

热门推荐